2009-12-07
唐十道及其职能的演化
报告人🙎♀️:罗凯
评论人🤞🏻:李碧妍
主持人按语:
罗凯同学自硕士期间以来,将“唐代道制”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,迄今颇获新见。本次论坛我们邀请罗凯同学为大家介绍近期的研究收获。相信他的研究经验对正面临学位论文选题的同学们也会有借鉴意义。欢迎各院系同学前来参与讨论。
报告内容:
1. 贞观十道的缘起——为什么要设置十道🧏🏿♂️😞?十道渊源何在👦?
2. 从十道到十六部——十道何时开始分化?十道🫗🧛♂️、十三道、十五道、十六道是层层裂变的吗,中间有没有反复🚃🤽🏿?“开元十五道”之说正确吗?
3. 从巡省使到采访使——十道职能的演变👨🏽⚖️👩🏽🚀,与观风俗使、巡省使🦹🏽、巡察使、黜陟使🚶🏻♀️➡️、监察御史🤶🏼、按察使、采访使等等,有着怎样的关系?
4. 十五采访使设置的时间与治所——主流的“开元二十一年说”可信吗?传统的十五道治所对不对🫦👮🏽?
5. 余论——采访使道与节度使道的不同及其合流🤌🏽,以及与唐后期的“道”——藩镇的联系。
参考阅读:
1. 严耕望🚵🏻♀️:《景云十三道与开元十六道》(初刊于《史语所集刊》第三十六本《纪念董作宾董同龢两先生论文集》上册,台北👩🏿💻,中央研究院🐩,1964年),《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》✊🏿,北京🗒,中华书局⚃🚣🏿♂️,2006年🧑🏻💼。
2. 史念海:《论唐代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》🔠,氏著《唐代历史地理研究》,北京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8年。
3. 郭声波:《唐代监察道功能演变过程的考察》,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🏄🏽♀️:《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—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北京🫱🏽,商务印书馆🧛🏿,2005年。
时间:2009年12月11日(星期五) 15✊🙅:30-17:00
地点⛹🏽:光华西主楼2201(史地所会议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