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12-02
2014年11月24日下午,万事娱乐副主任安介生教授在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综合楼401室作了“历史时期中国民族迁徙与国家构建”专题讲座,分析匈奴🪧、鲜卑族的迁徙历史与国家构建历程。
安介生教授谈民族迁徙与国家构建
安教授认为,民族走向融合🕶🦚、国家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,迁徙运动就是民族融合与国家构建的“催化剂”。非汉民族的国家建设历史⬇️,同样是中国国家建设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🥤。
安教授说🐆,“南有大汉⚡️,北有强胡”是秦汉时期民族分布的最突出特征。匈奴政权缔造者冒顿在“东有东胡,西有月氏”的严峻情况下💌,灭东胡,赶月氏,建立了疆域广大、建制体系完整的匈奴联盟。强大起来的匈奴联盟与汉朝之间的和亲政策,大大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。东汉时期开始,由于在亲汉态度上产生分歧,南🏌🏽♀️、北匈奴分裂。南匈奴归附东汉,两者联合起来攻打北匈奴🫶🏿,北匈奴因此西迁🕵🏿♂️。南匈奴人在攻打北匈奴之后,并未重新回归大漠草原,而是在沿边各郡定居👩🏼🎨🧖,进而入居并州各地。“十六国”时期,入居内地的匈奴族后裔刘渊等首先发难🥞,创建汉赵国👮🏻♂️。
鲜卑族发源于“鲜卑山”,即现在大兴安岭北段。谈及鲜卑族的迁徙历史,安教授说🦁,北匈奴惨败远徙♈️,退出大漠地区👨🏼💼🤱🏽,鲜卑族占据了北匈奴原先的地盘,后经多次迁徙来到中原地区。强大起来的鲜卑联盟已不仅是本族群的聚合,还有大量残留匈奴人的加入🛞。东汉桓帝、灵帝之际♔☸️,檀石槐被推举为首领统一各部,鲜卑势力一度达到顶峰。之后,拓跋鲜卑创立北魏🌊,成为第一个归入“正史”的北族王朝。鲜卑族是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创建政权最多的北方非汉民族🧔🏿♂️👌🏼。
安教授认为,历史时期中国民族迁徙与国家构建息息相关、不可分离👳🏿。深入研究非汉民族在国家构建中的作用🏊🏻♂️,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疆域形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👆🏼。
“以前自己很少从迁徙的角度去思考民族发展的问题,安教授的讲座内容使我认识到一个新的思考角度,对我接下来的学习研究有很大帮助🕋♨️。”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一民族学专业梁志凯说👘。
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郑维宽教授主持讲座🧑🏿🍼,不少来自广西民族大学民社学院的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。(编辑:班越 校对:周明晶)